千百年來,關羽被傳唱為武藝超群、忠義耿直、不近女色的一個真英雄、真豪傑。溫酒斬華雄、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華容道、刮骨療毒等英雄事跡在民間廣為傳頌。
但是演義和傳說畢竟不能構成正史。在不久前舉行的一次關公國際研討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所所長、研究員尹韻公先生的一篇論文《正史中的關羽與演義裡的關公》引起爭議, 他把一個與演義中的形象迥然不同的關羽展現在人們眼前。
關羽確實武功不弱,但是果真是武藝超群,無人匹敵嗎?
傳說中,關羽武藝超群,無與匹敵,這是他被奉為「武聖」的主要原因。縱觀二十四史,名將輩出,只有關羽被稱為帝,尊為神。關羽的武藝是否真如傳說中那樣出神入化,足以稱「聖」、稱「神」呢?
尹先生介紹,《三國誌》作者陳壽把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列為一卷,並評論說:「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由此可見,關羽確實有「萬人之敵」。
但是尹先生通過考證發現,在三國時期和關公位居同一檔次的將領也不少,甚至有水平出其右。例如,曹操的大將龐德在與關羽交戰之時,曾經「射羽中額」;龐德常常騎著白馬馳騁沙場,關羽的部下稱其為白馬將軍,皆對其頗為懼怕。雖然關羽的武藝高強,居然曾兩次被俘;尤其不可思議的是,身經百戰的關公竟敗走麥城,居然還是被東吳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小將馬忠所算計。尹先生認為,在演義中作者過分誇大了關羽的能力。關羽確實武藝不弱,但沒有達到無人能及的神人地步。
關羽並非不好女色,曾與曹操爭過美女。
在傳說和演義中,大都講關羽是一個不近女色的大英雄、偉丈夫。《三國演義》中提到曹操曾經賜予關羽十名美女,他皆毫不動心,全部送去侍奉甘、糜二夫人。但是根據尹先生的研究,關羽不但是喜歡美女,並且曾經和曹操爭過美女。
《三國誌》的《蜀書》和《魏書》中都記載了這樣一個史實:曹操與劉備帶領大軍在下邳圍攻呂布,呂布派出秦宜祿出城向河內太守張楊求救。關羽聽說秦宜祿長相非常出眾的妻子還留在下邳城內,便多次請求曹操:「妻無子,下城,乞納宜祿妻。」就是說他的老婆沒有生兒子,如果攻下城的話,請把姓秦的老婆賞賜給他。
曹操答應了他的請求,但是曹操似乎並未太在意此事。到攻城之際,關羽又再三地請求曹操,誰料曹孟德見關羽迫不及待的樣子,懷疑杜氏異常美貌,等到城池攻陷之後,曹操親自召見了杜氏,果然是國色天香,「乃自納之」,就留為己用了。關羽為此事深恨曹操,欲趁某次劉備與曹操一起打獵之機殺掉曹操,後被劉備制止。
尹先生認為,曹操送關羽美女之事,是假;曹操與關羽爭美女之事,倒是真的。雖然憑著這個史實尚未能判定關羽即好色之徒,但起碼可以看出,長久以來人們一直稱頌關羽不好女色其實是無稽之談。
關羽並非忠義雙全,他的品質值得懷疑。
都認為關羽忠肝義膽,俠氣干雲,有「屯土山關公約三事」、「過五關斬六將」的故事傳為美談,尹先生認為這些都是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歪曲史實、大肆渲染和美化關公所致。
尹先生引用了《三國誌》中官渡之戰這件史實進行了分析。建安五年,曹操東征劉備,劉備失敗後投奔了袁紹。關羽被擒後,曹操待之甚厚,意在挽留。關羽表示:「吾極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終不為,吾要當立效以報曹公。」大意是說:他知道曹操十分厚待他,但是他已經受到劉備的大恩,誓死也得報答,不能背叛。但是也決不會辜負曹操的厚待,會立即報答曹操的。
在官渡大戰初期,曹操命張遼和關羽為先鋒,率軍解白馬之圍。關羽斬了袁紹大將顏良的首級,獻給了曹操。由於曹操與關羽事先訂有心照不宣的君子協定,故曹操知道關羽要「黃鶴一去不復返」,即封關羽為漢壽亭侯,重加賞賜,關羽卻又跑到了袁紹的部隊中又投奔了劉備。曹操手下欲追殺關羽,被曹操阻攔。
尹先生引用裴松之(為《三國誌》做注)為此事所作的評論:「曹公知羽不留而心嘉其志。去不遣追,以成其義,自非有王霸之度,孰能至於此乎?斯實曹公之休美。」就是說曹操雖然知道關羽是不會留下的,但在內心中非常讚賞他。關羽逃走,而曹操不派人去追,是為了使關羽不違背兄弟義氣,是曹操成就了關羽的氣節。如果沒有王者的氣度,誰能夠做到這一步呢?這確實是曹操的美德。
而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卻過分美化了關羽,根據這個史實編造一系列膾炙人口的故事,極力描述關羽的忠勇和俠義,狠狠地醜化曹操。
尹先生認為恰好是官渡之戰這件史實表露出了關羽的不忠不義:劉備和曹操是水火不相容的兩大仇敵,為何關羽被俘欣然接受了曹操的厚待?關羽明明知道劉備投奔了袁紹,他不但不去幫助劉備,助袁紹一臂之力打敗曹操,反而幫助劉備的敵人斬殺了劉備的朋友的手下大將顏良,解救了曹軍白馬之圍,也許關羽這樣做是為了求得自我心理上的平衡,也就暫時顧不得劉備的厚恩了。
尹先生認為,「看來關羽應該是一個心機較深、善於處理人際關係、左右逢源的人,無論在敵友哪一方皆可受到厚待,可能這是他在黑白兩道都吃香的緣故了。」
民間崇拜的關公形象源於何處?
「關羽崇拜」現象如何解釋呢?有人曾指出,關羽被清朝皇帝累封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宜德關聖大帝」,乃是當時統治者為籠絡和軟化反抗的一種策略和手段。
其次就是關羽的異化現象,人們在關帝廟裡所見到的關公是按照後世人們的心理需求和理想觀念重新塑造和組合的關公。這位關公,擔負著現實人們的希望和寄托,尤其是成為海外華人社會維繫圈內社會聯繫和公共生活的特殊紐帶以及親情認證。「由此可見,正史中的關羽並非如人們所崇拜的那個關公高大完美。乃是隨著歷史的發展,根據心理和社會需要不斷改造而成的一個來自於現實而又大大超現實的一個偶像。」
留言列表